今年9月底,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新的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政策,規定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限行、限購,已經實行的應當取消。這一利好消息讓不少消費者很心動,也大大提升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信心。
多年來,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持政策可謂多多,從稅費減免,到各級政府的購車補貼,再加上用車成本低,新能源車在路面上的身影也漸漸多了起來。但總的來說,新能源車發展步伐仍然相對緩慢,難以撼動傳統燃油車的市場地位,消費者在選購新能源車時也總是充滿了各種顧慮。這種狀況,用互聯網領域的話說,就是新能源車的行業“痛點”沒有解決。
“痛點”在哪兒呢?主要不在于汽車本身,從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車來說,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已經可以達到數百公里,電能驅動的技術成熟度和穩定性也基本有保證,眼下最關鍵的問題在于電動汽車的充電環節。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,目前我國各地普遍存在充電樁不足,車樁比一般為3比1或4比1,充電樁短缺,也有著小區物業不配合,電容量不足以支撐大電流充電,充電樁接口不統一、車輛不適配等原因。
一個行業或產業走向成熟,就是不斷克服“痛點”的過程,當下,新能源車的各項補貼、扶持已經到位,也該給充電樁建設加加速、充充電了。
具體來說,首先就是給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充分的保障,破除充電樁進小區難的問題。近日,國家發改委等4部門發布了《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(2015-2020年)》,提出未來五年將在居民區建成280萬個充電樁,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%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。也就是說,以后新建住宅小區內,充電樁會像供暖、水、電、氣一樣成為基礎設施標配,這一消息令人鼓舞。
有了充電條件,還應當完善標準,絕不能不同的充電樁企業、各汽車品牌之間各自為政,接口五花八門,那將會造成極大的浪費。實際上,這一方面的步伐也在加快,近日,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的消息顯示,關于充電樁的接口標準和通訊協議等已通過專家技術審查,各項國標也正抓緊修訂。
當下,公交和出租車領域的新能源車普及情況比較令人滿意,私家車領域完全可以借鑒其經驗。比如,新能源小客車可以借鑒公交車充換電站那樣的運營模式,同一汽車品牌的汽車實行電池隨到隨換的能源接續模式,當新能源車的充電像加油那樣便捷時,新能源車的春天或許就會真的來了。